蓄电池在线内阻监测技术及运用
摘要:通过分析直流操作电源系统中VRLA蓄电池运行状况和电池失效的常见现象,研完了蓄电池在线监洲管理系统应解决的关键问题,主要包括:(1)监测管理系统的合理结构;(2)电池组及电池单体的电压、电流巡检与数据分析;(3)电池单体的内阻测量;(4)电池运行事件记录;(5)远程管理。重点介绍了结合BM一6500电池管理系统在直流操作电源系统的应用情况。
关键词:蓄电池;监测;内阻测量;在线维护
0 引言
目前,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在电力操作电源、通信电源中广泛使用,由于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结构的特殊性,在运行中可靠地检测蓄电池的性能,并有针对性地对蓄电池进行维护变得困难但又很迫切。从电源系统运行的高可靠性要求,各类蔷电池监测系统也在广泛使用。但不同的测试模式对蓄电池的性能状况反映也不一样,多年的研究和运用表明,内阻检测是目前最为可靠的测试方式之一,而蓄电池的不同失效模式对内阻的反映情况也不一样,了解蓄电池的内阻和各种失效模式的关系,合理地分析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内阻数据,有利于更好地对蓄电池进行检测和维护。近年来,由于原材料的涨价,国内很多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厂家采用了很多新的生产工艺,由此而来对新工艺蓄电池内阻数据分析也发生了新的变化。合理地选择此类蓄电池内阻数据基准,对判断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性能有很大的帮助;合理地运用内阻数据维护蓄电池,对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作用,为获得最大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很重要的意义。
一般情况下,浮充电压定为2.23~2.25V/单体(25℃)比较合适。如果不按此浮充范围工作,而是采用2.35V/单体(25℃),则连续充电4个月就可能出现热失控;或者采用230V/单体(25℃),连续充电6~8个月就可能出现热失控;如果是采用2.28V/单体(25℃),则连续12~18个月就会出现严重的容量下降,进而导致热失控。热失控的直接后果是蓄电池的外壳鼓包、漏气,电池容量下降,最后失效。
2 阀控铅酸蓄电池内阻模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