铅酸蓄电池的特征
铅酸蓄电池是1859年由G.Plante发明的。自铅酸蓄电池被发明以来,因其价格低廉、原料易得、性能可靠、容易回收和适于大电流放电等特点,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、用途最广泛的蓄电池品种。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,铅酸蓄电池技术不断更新,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、通信、电力、铁路、电动车等各个领域。以产品的结构形式分类,可以分为开口式、富液免维护式、吸附式玻璃纤维棉(Absorbed Glass Mat,AGM)阀控密封型、胶体(GEL)阀控密封型等几大类产品。
国内小型电动车上用的铅酸蓄电池主要是AGM和GEL两类产品,目前AGM型蓄电池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。GEL型蓄电池因生产难度大、技术水平高、国内胶体材料不稳定、生产成本高等原因,国内只有少数几家蓄电池厂在生产,而且用户反映产品质量并没有明显的提高。据国外权威蓄电池研究机构报道,GEL型蓄电池综合技术指标和寿命明显优于普通的AGM型蓄电池,GEL型蓄电池是动力型铅酸蓄电池的发展方向。
根据热力学原理,铅酸蓄电池单元的电动势是2V,同样额定电压也是2V,所以我们日常见到的铅酸蓄电池产品的电压都是2V的倍数。常用的6V和12V电池分别是由3个和6个内部串联的2V蓄电池单元组成的。像日常见到的其他种类电池一样,铅酸蓄电池的每个单元也分正极和负极,正极是以结晶细密、疏松多孔的二氧化铅作为储存电能的物质,正常为红褐色,负极是以海绵状的金属铅作为储存电能的物质,正常为灰色。
正极和负极储存电能的物质统称为活性物质。铅酸蓄电池用纯净的稀硫酸作为电解液,比重一般在1.2~1.3gml之间,电解液的主要作用是参加极板上的化学反应、导通离子和降低电池反应时的温度。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由隔板隔开,AGM型蓄电池的隔板是由超细玻璃丝绵制作的,这种隔板可以把电解液吸附在隔板内。GEL型蓄电池的隔板种类比较多,而且很多厂家还使用多种材料复合的隔板。